(楊建國)“輝工,干活去呀!”中交一航局巴新項目部協作隊伍調度宋紅衛向技術員王輝笑著招了招手,“比我還急呢,等我戴好安全帽?!眰z人笑著,一起向施工現場走去。
這是發生在巴新項目部的真實一幕,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時,巴新項目部中,兩年未歸的現場施工隊伍的積極性逐漸降了下來。面對這種情況,項目部開啟了“迎接建黨100周年·穩步提升再創新高·66天勞動競賽”,激活大家斗志,并指導協作隊伍開展績效考核,制定了將班組的競賽產值完成額度納入考核,進行領導評分,班組互評的考核辦法,收入與競賽掛鉤,以實干決定獎金高低!此政策一出,立即受到了5個施工班組的關注,但對于能否落地,大伙都在觀望中。
宋紅衛就是協作隊伍凱騰公司的現場調度兼施工班組組長,在巴新參加工作已經有8年之久,從欽布57Km工程一開始,就跟著項目部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工地上,屬地工講“皮金語”,宋紅衛也能進行簡單交流。他還發現,知曉圖紙、熟知施工工藝能更好的消除語言的障礙,提高效率。同時,他又安排自己班組中的屬地工程師直接參與管理。宋紅衛憑著這股愛鉆研的勁兒,一直是班組中的先進。
面對新規,有人觀望,有人卻來了勁兒,當月,宋紅衛就帶著班組主動加班,將施工進度提高了原來的50%,當項目部張榜公布月度競賽計劃完成情況及獎勵額度時,宋紅衛的名字赫然排在了首位,獎勵5000元!“他能拿,我們也能拿!”就這樣,績效考核正式運轉,項目部的勞動競賽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項目部按照競賽的承諾節點,給協作隊伍發了半只豬。宋紅衛的5000元獎勵也在當月就拿到了手中。
過了一段時間,宋紅衛在班組會議中又主動提出了關于屬地工考核辦法的意見。原來,巴新的部落生活制度群體觀念很強,個人得獎會被其他人認為是搶了自己的飯碗,在別的工地就出現過得獎人員被打、被驅逐的情況,屬地工的個人考核辦法也因此遇到了困難。
對此,宋紅衛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屬地工以部落聚居,擁有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團隊考核機制更適合屬地部落特點,每天定額施工,如果時間允許,就加量加錢,發團隊獎。這個點子下,屬地工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以往怠工等待回家的現象沒有了。
年底,項目部啟動了“大干60天,決勝收官戰”勞動競賽,工地上又掀起了大干熱潮,經常能夠看到技術員和分包隊伍同干同休,屬地工人也被管理的井井有條。項目部與分包隊伍共同攜手,走出了一條屬地經營、施工大干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