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說,又要同學聚會了!
編 輯 | 趙子瑜 據說,年后的這些日子,最適合同學聚會。 1 前天下午躺在床上無所事事的時候,瞥到老爸換上了年前買的新衣,笑瞇瞇的從里屋出來,一幅打算出門的樣子。 “爸,又要出門了?” “啊,初中一些同學...
科教 / 2018-03-07 -
你的地位,無可替代。
編輯 | 孫雅姝 每個人都有那么一段灰暗的時光。 在你成長的路上,曾經有沒有一個人,對你的影響刻骨銘心?;蚴怯H人,或是朋友,或是戀人,或是陌生人,甚至是你自己。 新年的那一天,習慣性在QQ上和一好友發...
科教 / 2018-03-07 -
中國科學家再獲多項成果 抑郁癥研究獲重大突破
本報北京2月21日電 (記者趙永新)日前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發育細胞》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湯楠實驗室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在世界上首次采用活體成像技術,直觀、實時地觀測了肺泡的發育過程,提出了一個機械力和生長因子共同調控肺泡發育的全新模型。 肺泡的發育過程非常復雜,湯楠實驗室經過3年多的
科教 / 2018-03-07
-
寒假輔導班依舊火熱的背后
剛放寒假,北京市海淀區初二學生寧寧的奶奶就不勝其煩,她的手機每天都收到很多條“一對一”培訓班的廣告信息。更令她難以理解的是,期末考試期間,學校通知家長去領寒假作業、輔導書,領取的地點卻不是學校,而是海淀區某主打“一對一”輔導的教育培訓機構。 “領作業那天,不少家長被培訓機構追問信息資料,有的家長搪塞過去
科教 / 2018-03-07
-
回憶喚醒我們靈魂的恩師
光明日報2月8日一版報道《九位老師對一個學生的義務輔導》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讀者紛紛撰文回憶或直接找記者講述當年所遇見的喚醒自己靈魂的恩師,一股股愛的暖流在默默涌動。 湖南省石門縣皂市鎮中心學校教...
科教 / 2018-03-07 -
專家熱議“新課標”:“今后的學校應更像植物園”
未來教育的藍圖是怎樣的?未來的學校又該是什么模樣?“今后的學校應更像植物園。植物園里面雜花生樹,草長鶯飛,每種植物在這里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地。學校的作為是要提供土壤、水、營養,要適時適度地引導與‘修剪’,引導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成長為他們最好的自己?!?月31日,在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指導,未來網、
科教 / 2018-03-07
-
花錢報名就能得獎,山寨社團的學生國際競賽到底有多不靠譜?
“中國國際節能環??萍紖f會”,“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中國法律教育協會”……乍聽起來,你一定會認為,這些“國字頭”的協會是有官方背景的正規組織。但實際上,這些組織屬于沒有在國內合法注冊的山寨社團。近年來,一...
科教 / 2018-03-07 -
北京10年選聘2.5萬大學生村官
畢業于北京聯合大學的“草莓村官”王麗娜,曾擔任北京市平谷區馬坊鎮二條街村村委會主任助理,她積極引進設施農業打造“大棚草莓種植村”,村民大棚年均收益3萬元。在她的建議下,村里成立有機果蔬產銷專業合作社,籌建了農民學校,建成了村民自己的苗木組織實驗室。 日前,北京聯合大學召開大學生村官發展論壇暨北京聯合大學
科教 / 2018-03-07
-
課上沒時間,課外缺指導,“閑書”能讀進語文課課堂嗎
寒假開始后,北京市海淀區家長高欣一直在為女兒文文的假期補課而操心。不久前,她去某培訓機構試聽了一節興趣閱讀課,可200元一小時的價格讓她犯嘀咕:“講得倒挺有趣,但也就是帶著孩子們看名著,學校為什么不能做呢?” “現在的語文教學普遍是兩多一少,精讀精講太多,反復操練太多,學生讀書太少?!辈烤幈菊Z文教材主編溫
科教 / 2018-03-07
-
調查寒假輔導班依舊火熱的背后:為何對分數的追求還大有市場
剛放寒假,北京市海淀區初二學生寧寧的奶奶就不勝其煩,她的手機每天都收到很多條“一對一”培訓班的廣告信息。更令她難以理解的是,期末考試期間,學校通知家長去領寒假作業、輔導書,領取的地點卻不是學校,而是海淀區某主打“一對一”輔導的教育培訓機構。 “領作業那天,不少家長被培訓機構追問信息資料,有的家長搪塞過去
科教 / 2018-03-07
-
珍惜這個假期最后的床上時光。
編輯 | 張冬平 悄悄問一句 你們的作業寫完了嗎? 什么?還有作業? 好像是有的 但是,emmmm 我沒有帶做作業需要的書··· 我的作業好像還挺多 要寫兩篇論文~ 不過,我相信一定有同學的寒假作業比我的多!...
科教 / 2018-03-07 -
最炫“鄉村風”!大學生寒假回家前后對比照判若兩人
圖為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大一學生許建興寒假回家前與回家后的對比照片。剛在家中搬完柴的許建興說出了自己的假期感受:“習慣了在學校的埋頭苦學,這次在家里可以活動活動也是很不錯的?!北救斯﹫D 中國青年網北京...
科教 / 2018-03-07 -
大齡青年春節“出走記”:躲避相親煩惱 單身不是原罪
圖為春節期間漳州土樓排隊觀看場景。受訪者提供 中新網寧波2月22日電(記者 林波)2月21日凌晨,春節假期的最后一天,李曉芳(化名)的車緩緩駛入浙江寧波境內,春節“離家”的若干天來,她終于決定回家了...
科教 / 2018-03-07 -
家長眼里的“年味兒”被投訴 壓歲錢走過場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除夕守歲、春節拜年、走親訪友……這本來是春節里最有年味兒的部分,而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近期接到的不少咨詢和求助,卻都是投訴這“年味兒”的。 據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溫方介紹,傳統節日里自然少不了老規矩,而這些傳統、規矩恰恰成了讓孩子們排斥的部分。比如說,家長們把拜年訪親當成了
科教 / 2018-03-07
-
文化過年成新時尚:場館影院去處多 闔家同享美育課
新春長假,與書為伴度佳節成為不少閱讀愛好者的一種過文化中國年的方式。圖為新天地的一家書店里座無虛席。 楊建正 攝 場館影院去處多 闔家同享美育課 文化過年成為市民新時尚 今年春節長假,滬上各圖書館、文...
科教 / 2018-03-07 -
把倆娃救上岸后匆匆離去 5名熱心路人走紅朋友圈
視頻截圖 把倆娃救上岸后匆匆離去 5名熱心路人刷爆朋友圈 河南商報記者彎文奎 2月19日(大年初四),南陽方城縣潘河橋附近,一男一女倆孩子不慎落水,在離岸邊5米遠的水中掙扎呼救。 5名路人不顧嚴寒跳入水中,...
科教 / 2018-03-07 -
河南一家人連續8年辦家庭春晚 一家老小齊上陣
洛陽一家人連續8年舉辦“家庭春晚” 連起一家人的心 □大河報 記者段偉朵文圖 核心提示|今天是大年初七,春節的喜慶氣氛還洋溢在大街小巷。在河南洛陽,有這么一家人,不僅僅把過年的樂趣寄托在看春晚上,從8年前的...
科教 / 2018-03-07 -
一個拖延癥的小編心聲:“今天,我不想寫推文?!?/a>
編 輯 | 丁玉金 今天,我并不想寫推文 一條微信小編的心路歷程。 時間 凌晨00:42 地點 安慶 修仙 金丹中期進階后期 月黑風高,不是殺人夜,而是本修熬夜趕稿寫文,通宵達旦之夜。 說實話,我是一點也不想...
科教 / 2018-03-07 -
成都89歲空巢老人當裸模:不認為羞恥 這是藝術
王肅中在看歌譜,他喜歡合唱,說自己合唱水平不高。本文圖片均來自 澎湃新聞實習生 迪娜爾·蘇里坦 圖 成都89歲空巢老人當裸模,“不認為是羞恥的事,這是藝術” “我很喜歡這種狀態,讓我不去想過去,也不想將來,...
科教 / 2018-03-07 -
天津教師亮絕活兒 “一根面”繞場一周至少300米
天津北方網訊:一根面能把200多人的劇場繞一圈,這項絕活在剛剛播出的央視星光大道欄目中震驚了所有嘉賓和觀眾,被稱為《正月好味道》的“硬菜”。該絕活的表演者是咱天津青年職業學院的老師劉輝。 昨天上午,央視網站星光大道新年特別節目《正月好味道》中,眾多本土明星和外國友人一起歡度新年。節目中,展示了多項中國傳
科教 / 2018-03-07
-
媽媽的行囊:怕飯館沒開門 把抓飯裝進女兒的行囊
瑞雪兆豐年。在南方待久了,家鄉的一場降雪,對于陳希(化名)而言,都像臨行前的送別。2月21日,正月初六,結束了7天的春節假期,在成都工作的陳希再次踏上歸程。從大學開始算起,這已經是她離家的第十個年頭了。雖然這些年來,假期的時間一年比一年短,但是她的行囊卻一年比一年滿。 回家時,行囊里滿滿裝著的是過去一年的
科教 / 2018-03-07
-
男童病危緊急轉院 騎警為其開道到達僅花10分鐘
“孩子得了急性腸套疊,需要緊急搶救,你們快幫幫我們吧!”2月19日下午4時許,河南省漯河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到高先生的求助電話。 原來,高先生1歲半的兒子經舞陽縣第一人民醫院診斷患了急性腸套疊,需要轉院到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緊急搶救。高先生開車上了寧洛高速后,擔心漯河市區堵車耽誤搶救時間,就提前撥打110求助
科教 / 2018-03-07
-
杭州一體訓隊年初四開練 每個孩子都有顆堅忍之心
而在杭州勇進實驗學校的校園里,卻有一群學生已經在熱火朝天地訓練了,鏗鏘有力的呼喊聲響徹校園。 上午9點,部分體訓隊的學生已來到學校的體育館里,自覺集合,等待著新年里第一天的訓練。 年初四就開始訓練,這是杭州勇進實驗學校體訓隊的傳統。 杭州市上城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中小學體育教育基地負責人、原副校長樓利群
科教 / 2018-03-07
-
遲到18年的團聚:貧困山區女孩第一次與媽媽過年
新華網成都2月21日電(記者張海磊 蕭永航 楊進)“見了面后你要叫(媽媽)?!薄拔也唤??!睆睦罾蚱己湍棠痰膶υ捴兴坪趼牫隽怂龑@份“遲到”的母愛的抗拒。 18歲的李莉萍在四川廣元昭化區元壩中學讀高三,而她的母親在相隔千里之外的浙江紹興的一家針織廠打工。到目前為止,她們從來沒有在一起過過年,今年在新華社客戶端春運期間
科教 / 2018-03-07
-
泗陽29歲“感恩媽媽”離世:捐出眼角膜 實現心愿
帶著對3歲女兒以及家人的深深不舍,春節期間,泗陽29歲年輕媽媽卞彩瓊走了,她實現了3年多前的心愿: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和遺體!3年多前,她因身患尿毒癥導致多器官衰竭,得到了眾多愛心人士相助,感恩的她想著回報社會,作出了捐獻眼角膜和遺體的決定(2014年5月26日揚子晚報曾報道)。2月20日中午12時,泗陽縣春暉民間助學
科教 / 2018-03-07